民辦非企業單位,簡單說,就是由企業、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社會服務機構,它不同于公司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,通常從事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文化等公益性服務。
章程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基本法,決定了機構如何運行、成員權責如何劃分、財務如何管理,章程不僅是注冊登記的必備材料,還是處理內部事務、政府年檢、資金審計時的依據。

機構名稱、住所、業務范圍和宗旨,明確是誰、做什么、在哪里、資產來源與財務管理制度,說明資金從哪里來、怎么用、內部管理制度,包括理事會、監事會、負責人職責、成員入會、退出、權利義務、章程修改和終止程序,保證機構遇到調整時有章可循。

章程不是隨意寫的,它必須由發起人共同討論形成,最終經理事會審議通過,內容要真實可行不得抄襲或空泛,制定完后,需由所有發起人簽字確認,再提交登記機關審核,若涉及教育、醫療等行業,還要經過主管部門的業務審批。
機構運營一段時間后若要調整業務范圍、變更負責人或擴大規模都需要修改章程,修改必須經理事會通過再向原登記機關備案,很多機構忽視這一點導致年檢時被要求補辦手續。

章程內容要符合實際,不能空洞,資金管理要清晰,職責分配要明確,宗旨要真實,同時還要遵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。
小旗個人覺得章程越清晰,越穩健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tzzlm.com.cn/mfwz/2689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上一篇:農村合作社怎么注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