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阿姨養了9年的泰迪突然眼睛灰了,寵物醫院一開口就是1.6萬元的白內障手術,“不能窮了孩子”的她咬咬牙掏出養老金,三個月下來花了快4萬塊。
很多鏟屎官都感慨,狗貓看病比人貴,同樣是過敏原篩查,人類三甲醫院800元,寵物醫院直接上5000元起。

寵物醫生丹迪說得直白,我要是上午接診一個只打疫苗的客戶,下午那位就得掏700塊才能完成KPI。
根據《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》,整個市場規模已超700億元,但真正能賺到錢的醫院不到三成,甚至兩成寵物醫院處于虧損狀態。
很多人覺得寵物醫療是新風口,投資回報高,真的是這樣?開一家社區寵物醫院,光租金、裝修、設備就得200萬起步。B超、X光、手術室設備多數要進口,單臺機器就要十幾萬起。

一家基礎配置的社區醫院至少10人,醫生、助理、美容師、前臺一個都不能少。
《寵物醫院發展報告》顯示,六成醫院日接診不足10人。哪怕你花了200萬開店,客戶不穩定,賺不了幾個錢。
寵物醫院看起來是收費高,但其實是產業鏈最弱的環節。真正的利潤,早被疫苗廠、藥企、設備供應商分走了。

在美國市場,疫苗和獸藥就拿走了65%的收入,而診療收入僅占14%。在中國,因為寵物用藥、設備大多靠進口,醫院的話語權很低,利潤被壓得很薄。
醫療費用貴、診斷標準不透明、醫生話術專業但模糊,這一切都讓“寵物主”覺得被騙。而醫院那頭,醫生也無奈,市場不給活路,只能既做醫生,又做銷售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tzzlm.com.cn/mfwz/2016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下一篇:醫療器械備案和注冊有啥區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