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胡同口老張的面館突然被查賬了,原本紅火的生意被迫停業整頓。聽隔壁開超市的李姐說,老張圖便宜找了家剛開業的財務公司記賬,結果把進貨成本記成了固定資產,員工工資和房租混在一起核算。最要命的是,財務公司登記的法人電話根本打不通,現在連個能解釋賬目的人都找不到。

老張這事讓我想起閨蜜小雅去年的遭遇。她注冊網店時找了家報價特別低的代辦公司,直到被投訴侵權才發現營業執照上的法人是外地某村的老大爺。我們按照執照地址找過去,房東說壓根不認識這個人。
我表弟去年創業時就栽在這點上。他找的財務公司老板是個搞微商轉行的,連資產負債表都看不明白。后來發現賬上竟然把公司買打印機的3000塊記成了長期投資,報稅時被系統預警。現在靠譜的財務公司都會把會計證、代理記賬許可掛在顯眼位置。

前樓王叔的建材店就吃過這個虧。代賬公司租在居民樓里,總共3個員工還都是兼職學生。季度申報時漏報稅款,等發現時滯納金都滾到五位數了。現在正規公司至少要有獨立辦公場地,十人以上團隊才能保證服務。
對門開培訓機構的趙老師她找的財務公司沒有代理記賬許可證,結果做賬方式不符合財稅規范,被抽查時補繳了8萬稅款。

我發小開的健身房找了家成立1年的財務公司,結果把會員預存款全計入當月收入,導致多繳40%的增值稅。現在明白人都找成立5年以上的服務機構,他們的會計見過各種行業賬目,就像老中醫見多識廣能對癥下藥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tzzlm.com.cn/mfwz/1600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上一篇:注冊裝修公司需要交多少錢的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