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里,陳夢一邊收拾最后一批庫存,一邊嘮叨著“今年真的太難了,辛辛苦苦干了七年,最后卻不得不關店。”
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,陳夢經營的網店是一家以女裝為主的電商店鋪,早些年趕上紅利期,生意紅火。但從2021年開始,平臺上的規則逐漸變化,尤其是僅退款政策上線后,退貨率飛速飆升。

顧客拍下一堆衣服,回家試穿后只留一兩件,其余的統統退貨。退回的衣服需要重新消毒、熨燙,稍有破損還得折價處理。這種操作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,還導致運營成本不斷增加。以前一單的運費險只要幾毛錢,現在竟然漲到4塊多。
除了退貨問題,流量也是另一個痛點。起初店鋪憑借自然流量實現了不錯的銷量,但近兩年,平臺對流量的分配更加傾向大品牌和內容化電商。小賣家如果不付費推廣,基本就沒有曝光的機會。

許多退貨的商品需要支付額外的運費、包裝費用,還有平臺扣點,這導致實際到賬金額遠低于銷售額。
為了吸引更多流量,不少商家開始探索直播帶貨模式。然而,這種模式也并非完美解決方案。一位從事女裝的賣家戴玲說:“開直播得請主播,布置直播間,投入遠遠高于預期。”從模特的工資到拍攝設備,從直播策劃到投流成本,每一項都讓她倍感壓力。以前用手機拍照就行,現在一場拍攝動輒幾萬元。

流量成本高、競爭激烈、規則多變,讓不少商家選擇退出。
就在今年,網紅女裝店“吾歡喜的衣櫥”“范智喬”都宣布關閉,陳夢的店鋪也是其中之一。然而,有些商家選擇在困境中堅持,通過提高商品附加值、增強客戶體驗,尋找新的增長點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tzzlm.com.cn/mfwz/1348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下一篇:電商女裝低價競爭,質量如何保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