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天帶爸媽逛八達嶺長城,被腳下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吸引了。園區里無人機飛得正歡,聽說這些無人機不僅能送快遞,還能用于城市巡檢、農業噴灑,甚至應急救援。
先說個數據,今年1-10月,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了5059.5億元,同比增速33.8%。

想象一下,如果你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無人機巡檢高壓線的服務,或者用無人機配送藥品,這些都屬于低空經濟的一部分。不僅技術含量高,還很實用。
全國多個地區在低空經濟領域都在努力爭取新高地。

山東已經建成22個通用機場、239個平臺,還有1409家經營性無人機企業。而杭州不僅有400家低空經濟企業,還開通了100多條無人機航線。
根據預測,到2025年,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可能突破1.5萬億元,而到2035年則有望達到3.5萬億元。

一家創業公司如果現在切入無人機物流、低空旅游等領域,就有機會搶占未來市場。尤其是隨著低空空域逐漸開放,這塊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。
從內蒙古的空域管理改革,到廣州的低空經濟發展條例,再到上海的低空飛行服務方案,各地都在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發力。
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的保障體系。要實現高效、安全的低空飛行,需要完善空管體系,同時規避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。
無人機飛行如果失控可能造成安全事故,這需要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,包括監視、通信和導航等環節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tzzlm.com.cn/mfwz/1210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下一篇:如何避免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?